【抑鬱症】頑治型抑鬱症是絕症? 精神科醫生拆解3大迷思與謬誤
發布時間: 2023/01/13 17:25
最後更新: 2023/01/16 20:56
患上抑鬱症的患者猶如墮進「情緒困局」,被負面情緒籠罩。更甚者,當持續使用足夠劑量的抗抑鬱藥一段時間後,抑鬱症仍未好轉,臨床上會評估患者的抑鬱症為頑治型(Treatment-resistant Depression)。藥到但未能病除,處於困境中的患者倍感心身受累,更隨時有輕生危機。筆者認為,即使是頑治型抑鬱症,最重要是對症下藥。治療方案就如工具箱中的工具,只要及時、適當地用對工具,患者的病情將得以慢慢走出困局。不過,大眾對頑治型抑鬱有不少誤解,這些誤解可能會窒礙患者盡早接受治療的時機,以下將逐一道破。
最新影片:
性格懦弱怕事的人,才會容易患上頑治型抑鬱?
的確,性格負面悲觀的人比樂觀開朗的人較大機會患上抑鬱症,甚至是頑治型抑鬱。但是情緒病與性格並無直接關係,抑鬱症更不是多愁善感、懦弱、膽小、經不起考驗的代名詞。抑鬱症的主要成因是患者受到生活上巨大轉捩點的衝擊,令患者的腦內分泌產生變化,情緒因而受影響。然而,當患者接受過兩種不同類型的抗抑鬱藥一段時間,且定時服用足夠劑量,病情仍未有起色,臨床上會稱之為頑治型抑鬱,患者會長期處於極度低落、抑鬱、絕望的狀態中,對以往喜歡的事件興趣盡失,甚至有自殺念頭。
放任不管頑治型抑鬱症,讓患者休息一下,想通了便會自然痊癒?
雖目前醫學界並沒有完全排除患者自我調節情緒的可能性,但是筆者認為「越早越好」是治療抑鬱症的關鍵。不接受治療,病情輕微的患者可能會好轉,但更大機會是繼續惡化。抑鬱症影響的不只是情緒,更會引發多種生理問題,如頭痛、睡眠困難或嗜睡、食慾不振、集中力或思考能力下降、易疲倦等,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及社交。種種情況會隨時間日積月累,如雪球般越滾越大。越複雜、越嚴重的病情,治療的難度便會上升。更值得留意的是,如患者的病情屬頑治型,能自行痊癒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。
頑治型抑鬱症是絕症?等於無藥可醫?
頑治型抑鬱症並非絕症,只要對症下藥,患者病情方可得以紓緩。抑鬱症藥物治療的「工具」以口服抗抑鬱藥物為主,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、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等。但對於頑治型抑鬱患者較複雜的情況,可能需要用上其他「工具」配合,現時醫學界有針對頑治型抑鬱、採用其他藥理機制的新型藥物出現,例如針對谷氨酸的噴鼻式藥物,起效時間較短,可以有效應對自殺傾向等突發的危險症狀,再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,幫助患者一步一步走出抑鬱症的陰霾。
抑鬱症雖越趨普遍,但大眾對其認知仍有不足,可能會造成標籤效應,令患者不敢向人傾訴或求醫。當負面情緒的山丘越堆越高,最終可能會一瀉而下,難以控制情緒。因此,大家不妨多關心及接納身邊的人,簡單的聆聽和關心或陪伴患者向醫護人員求助,也可幫助抑鬱症患者度過情緒難關。
文章獲林震醫生授權轉載,標題經TOPick編輯修改,原題為《頑治型抑鬱的迷思與謬誤》
撰文 : 林震 精神科專科醫生